工匠精神 ── 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敬业 专注 坚持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不断追求量变的同时,最终达到前所未有、难以逾越的质变目的。工匠精神不仅要坚持、专注,还得思维跃进,突破自我,成就行业新标准。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不是一种偶然,他们都传承着一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才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也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通过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 ------ 夏奈尔首席鞋匠
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大工业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工匠精神” 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 (John Harrison,1693 –1776) :费时 40 余年,先后造出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内涵
01、精益求精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02、严谨 一丝不苟 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03、耐心 专注 坚持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是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的,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要不断完善。
04、专业 敬业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您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您带来的金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长久以来,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新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版权声明:
本文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归 德云社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