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美国利用石油美元汇率 操纵他国政治经济 战争军火
自1973年2月美国宣布将美元贬值到每盎司黄金兑42.22美元,单方面撕毁《布雷顿森林协议》。从此,美国每次对美元的加息或减息,都会对全球主要货币及经济体产生一定影响。
之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提出一著名 “石油美元再循环” 理论 —— 美国只需印刷钞票去外国购买它所需的商品;美国买东西所花费的美元,再通过出售美国债务(国债或公司债)重回到美国,变成美国政府或公司可以支配的现金;这些现金通过工资和福利支付给美国人,使其有能力去消费那些从外国买来的东西;美国商人通过商品服务获得收入,然后继续购买别国商品。
当时基辛格还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铸造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2015年12月美联储进行了本轮第一次加息,当时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把美联储利率范围从0至0.25%,上调至0.25%至0.5%。这回可能是美联储史上第 6 轮加息周期,至于向时第二次加息,目前还不确定,但距第一次加息已过去10个月。有传言说,美联储将于2016年12月再次加息,因此,从2016年10月起全球各主权货币快速贬值,连一向坚挺的人民币也不例外。
这次是否会再次证明,全球警察美国正通过贸易、金融、贷款、能源、粮食等筹码,控制、支配世界新格局。是不是会像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的《不战而胜》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将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作为政策武器而不是礼物。
现奥巴马政府首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森顿"也曾提出美国应依靠“巧实力”(smart power)恢复全球主导地位,就是通过灵巧运用美国可支配的所有政策工具,包括政治、经济、金融、舆论等政策筹码配合军事“硬实力”,以灵活的进攻姿态在全球谋求美国的战略利益和霸权。
石油战争
石油是一种粘稠、深褐色液体,又称“工业血液”。在地球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才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经过提炼,可加工成燃料、润滑油、沥青、溶剂。
由于石油存在巨大的经济、实用价值,因此,石油成了近代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石油被称为“战争血液”的战略性物资,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仍在进行的 "叙利亚内战" 就可见一斑。
在近代战争史上,石油已不单单是争夺的目标,更成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工具。如今,在全球油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东再次爆发“石油保卫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认为是现代史上最血腥、破坏性最大的战争,石油可以说“功不可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空战、机动坦克战或海战,一旦离开石油,这些引以为傲的作战方式,都将成为强弩之末。在整个一战中,各参战国用于战争的油料达3620万吨,其中仅英国和美国在战争中就消耗了2500多万吨石油产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全能抄底冠军”,不仅在债券、军火等物品中狠赚一笔,且石油也不例外。 1914年,美国生产了26600万桶石油,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5%;1917年,美国生产了33500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67%,而出口额就高达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为协约国提供了80%的石油。
对于在1879年就控制美国90%~95%炼油厂的标准石油公司,战争成为继1873年经济崩溃后,第二个为他们打开通向神坛的阿里巴巴之门的敲门砖。直到191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公司解体,从标准石油公司分裂出来的枝丫仍然可以成为参天大树。
后来声名鹊起的大公司,如"埃克森石油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等,其源头都是赫赫有名的标准石油公司。它们与同样在战争中异军突起的"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一并被人们称为“石油七姊妹”,它们在世界市场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石油战争。
中东之祸
威廉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写道“战火因利益而燃起,但争夺石油成为引发战争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石油密集地区,恰是枪声最多的地方。在蕴藏了全球80%石油的中东,这片“漂浮在石油上的土地”,往往是世界上最不平静地带,而中东的战火似乎从未真正停息,直到现在。
正所谓福也石油,祸也石油;和也石油,战也石油;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成为武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随之卷入战火,为打击以色列和支持其的西方国家,阿拉伯世界使出狠招:10月16日欧佩克决定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中东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提价前,每桶石油只售3.01美元,仅仅两个月之后,每桶石油就需花费11.651美元。石油猛然提价3倍,给依赖中东石油的发达国家突然增加了巨额国际收支赤字。
石油危机的爆发,极大的冲击了美国等少数依靠廉价石油起家的国家,从而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英国为-0.5%,美国为-1.75%,日本为-3.25%。但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数百亿石油美元流向中东。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设施成为战争目标
1980年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伊拉克和第五大产油国伊朗之间爆发长达8年的战争。石油因成为一个重要因素。70年代的高价石油为两伊积累了庞大的石油财富,随之而来的就是两国称霸海湾的野心开始急剧膨胀,接着双双大量购买军火武器。此外,伊拉克还对与其接壤的伊朗胡齐斯坦省虎视眈眈,而该省的石油储量几乎占了伊朗石油储量的90%。
战争期间,双方都竭力破坏对方的石油设施,轰炸产油基地。两个产油大国间的战争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和供应紧张,欧佩克油价一度涨至34美元一桶,从而酿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
第三次石油危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新兴产油国的出现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团结力量的瓦解,石油权力开始分散。石油价格持续下降,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势力逐渐衰退,权力再度回到美国、日本和欧洲。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权力几乎完全丧失,西方国家在国际权力争夺战中重新获得主动权。1986年,石油价格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混乱,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猛烈冲击,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
伊拉克在1990年8月初攻占科威特之后,强烈受到国际经济制裁,使得其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点。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仅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但很快被稳定下来。
参考:
2016年10月美元霸权操纵汇率如何建立 金本位 布雷顿森林协议
2016年2月谁掌握石油粮食 全球铸币权 就等于控制了所有国家
2016年10月全球每次经济危机与美国的关系 中国经济的新S曲线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德云社区" ,点击最下方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资讯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大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新闻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