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 人民币汇率 楼市房市 如何应对
2016 年 07 月 10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题为《 “稳汇率” 与 “保楼市” 之争是伪命题》的文章称:“宏观政策未来只能在楼市、汇率二选一” 的观点,并未考虑到无论是人民币还是楼市,实际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这一事实,中国不是俄日,无需套用模式,“两难之争” 属于伪命题。
"人民日报" 为什么会这样说,释放了什么样的 2016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信号呢?请听 "德云社区" 为您慢慢分解。
人民币汇率
2015 年 08 月 11 日中国央行宣布,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市场机制。
2015 年 08 月 10 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 0.1610,即 6.2112 人民币兑 1 美元。2015 年 08 月 11 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 0.1581,即 6.3251 人民币兑 1 美元。 中国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市场机制当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 1.8%。
2016 年 07 月 11 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 0.1495,即 6.6900 人民币兑 1 美元。相比人民币汇率改革前 2015 年 08 月 10 日 6.2112 人民币兑 1 美元,下跌 7.14%。从表面数字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确实下跌不少。
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2014 年至 2015 年 08 月 11 日中国央行宣布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市场机制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 10.28%、9.54%,所以,从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相对平稳的角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会有一定的贬值要求。
相比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人民币汇率还是很不错的。这段时间国内很多人都在传,巴西连搞奥运会场馆的建设资金都出了问题。更别说,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的俄罗斯。
2015 年 12 月 01 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 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 年 10 月 1 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IMF 文件信息显示,人民币在 SDR 权重占比为 10.92%,美元占比为 41.73%,欧元占比为 30.93%,日元占比为8 .33%,英镑占比为 8.09%。人民币在 SDR 中的占比超过日元和英镑,仅次于美元和欧元。
2016 年 06 月 24 日英国脱欧公投:382 个投票区,其中支持留欧 16, 141, 241 人,占比 48.1%,支持脱欧 17, 410, 742 人,占比 51.9%。受英国公投影响,欧洲 Stoxx 50 指数期货开盘跌 11%,德国 DAX 指数期货下跌 9.3%,英国股市富时指数期货下跌 8.7%,法国 CAC 股指期货下跌 10.1%。
2016 年 06 月 24 日人民币兑英镑汇率开于 9.8650,最终收于 9.0165 人民币兑 1 英镑,当日下跌 8.6%,超人民币汇改以来至今对美元汇率总跌幅 7.14%。2016 年 07 月 11 日的人民币兑英镑汇率为 0.1151,即 8.6880 人民币兑 1 英镑。相比英国脱欧公投当天,不到一月时间,人民币兑英镑汇率已升值 11.93%。
2016 年 07 月 08 日美国公布 2016 年 06 月新增非农就业 28.7 万人,创 8 个月以来新高,远超市场预期的 18 万人。最新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 2016 年 07 月加息概率依然为 0,2016 年 09 月和 2016 年 11 月加息概率也仅从 5% 升至 11%,2016 年 12 月加息概率仍在 30% 以下,年内加息概率仍低。美元 2016 年加息概率不大,对人民币是利好。
下图为 2014 年 11 月 24 日至 2016 年 07 月 11 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市场交易情况,中间断崖式下跌即 2015 年 08 月 11 日中国央行宣布,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市场机制所致。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楼市
上周,由国外权威机构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买家已连续第 4 年成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海外买家。报告称:中国买家在截至 2016 年 03 月份的 12 个月中,在美国购买 29195 处房产,交易总价值达到 273 亿美元,平均单一房产成交价格为 54.2084 万美元。这一平均成交价格较美国中等成屋价格(22.3058 万美元)的两倍还高,这表明这些交易主要是由财富不断增加的中国精英阶层达成。
这使得市场担心,资金会否都去海外购房。楼市空军认为,一旦进入贬值周期,不仅是一线城市购房成交量下降,投资者还可能会选择抛售人民币资产。此外,人民币贬值会让外汇占款减少,从而影响到基础货币的投放。这意味着银行放贷将会收缩,高房价泡沫不可持续。
由于目前,全球经济体普遍表现不佳,这使得稳健的中国经济相对更易受到投资人的青睐,这也使得中国很有可能受到全球避险资金青睐。
宏观政策
2016 年 07月 0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 “三去一降一补” 重点任务;引导好发展预期,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社会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
保证全年经济增速达到 6.5%,预计全年财政投入需达到 19.03 万亿元,超出预算 (18.07 万亿元) 5.3%;全年财政赤字达 3.14 万亿元,超出预算 9563 亿元,赤字率将达 4.3%。2012 年至 2015 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分别为 1.5%、2.1%、2.1% 和 2.4%。
报告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挂钩、相融合、相促进,其增长效应都是短期的,治标不治本,且从实际效果看正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因此,提高市场效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不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是有效市场制度供给。
报告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深层次市场化制度改革为内涵推进及让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以此提高市场效率,建立维护和服务型有限政府,提振民间信心和民营经济大发展。
报告称,2016 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快速上升,将是大概率事件。根据银监会的数据,2016 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 78.3 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 75.1 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 3.2 万亿元。
2016 年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13921 亿元,较上季末增加 1177 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1.75%,较上季末上升 0.07 个百分点。至 2016 年 5 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超过 2 万亿元,不良率突破 2%,达到 2.15%。
报告称,不良贷款比例上升较快的行业是:制造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都比较严重,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在 2016 年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增加 0.3~0.9 个百分点,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上升的贡献率,将超过 1/4。
按照监管规定,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5 类,前 2 类为正常贷款,后 3 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与 “稳健” 货币政策相配合的财政政策,在 2016 年上半年发力明显,基础设施投资成为财政投资的重点领域,占比达 61%,债务置换占比 27%。需要注意的是,国企改革也获得财政支持,占比 10%。
未来趋势
2016 年 07 月 09 日上海财经大学发布《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称:2016 年全年实际 GDP 增速约为 6.4%。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17 年中国进一步出现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经济观察报》之前做了一次二季度 “经济学人调查”。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权威经济学家。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80 份。本次调查显示,66% 的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还将小幅上涨,只有 26% 认为会小幅下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元春" 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房地产回暖对工业领域的通缩有缓解作用,但要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复苏态势,及时调整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本次调查显示,占比 34% 的经济学家认为本轮经济底部远在明年一季度以后,有 24% 认为是今年 4 季度,而之前一季度的问卷调查中,选择四季度的仅占 14%。
本次调查显示,信贷在结构上的变化已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 —— 新增信贷仍存在个人贷比重过大、对实体经济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赵扬" 表示:资金没有进入预期中的领域,不等于资金没有进入实体,而信贷扩张不带来 GDP 增速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上升太快,土地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举例来说,如果你买一块地,在 GDP 项下的资本形成里面,土地不是当期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会计入 GDP,但在核算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地价是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支付的,相应的信贷融资也要覆盖这部分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简单就来,一块地卖来卖去需要资金,银行要放贷,但是不会增加一毛钱的 GDP。因此,会出现这样的境况:投资在增加,GDP 增速却还是在下滑” 赵扬说。
在股市的走势问题上,分歧仍然很大,对于 2016 年三季度股市是否会再次下探,32% 认为不会,19% 认为会下探,49% 选择了 “不好说”。同时,2016 年年底前的股市点位,判断上也存在对立,48% 认为是 2000—3000点,43% 认为是 3000—3500 点。
本次调查显示,全球经济是否会再次探底,认为 “是,没有真正复苏” 的占比高达 53%,“不好说” 占比 29%,仅有 18% 认为不会再次探底。
本次调查显示,造成民间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占比 48%),挤出效应(25%),行业门槛(12%),融资限制(10%)。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经济学家认为最应着重解决的是:国企改革(38%)、化解过剩产能(37%)、金融改革(9%)。
请关注 "德云社区" 及其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