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能手机代工产业链寒冬 出货量跌8.2% 机型1659款跌27.5%
最近关于手机产业链的相关新闻频频出现,2015年初,东莞兆信通讯公司倒闭,董事长高民自杀;同期,诺基亚生产手机按键的苏州闳晖科技,因为跟不上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而陷入亏损;2015年9月8日,深圳市鸿楷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倒闭;2015年10月份,深圳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资金链断缺,停止生产,放弃经营。
对于之前一直火热的手机供应链厂商来说,在手机及相关部件市场增长速度放缓的时候,各种问题就凸显了出来。那为什么表面上风光无限的手机市场,在上游产业链却面临如此寒冬。
根据中信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共制造超过16亿部手机,同比增长了2.9%。然而讽刺的是,在手机产量激增的情况下,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年跌8.2%至3.89亿台。上市的智能手机机型仅1659款,减少27.5%。
不再赚钱
至2011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普及浪潮已经基本完善。高中低端市场已经被各大品牌基本垄断,出货量上很难再有提升。出货量减少为代工厂带来很大的问题,首当其冲是产量的减少,直接给代工厂的利润减少。而且出货量减少,为品牌厂商带来了产品积压的问题,手机厂商产品积压对代工厂的加工费造成拖欠。
在智能手机铺货初期,手机品类销售比较全,利润较高。当时加工和组装的中高端机型较多,随之带来的利润率也较高。而且一些拥有设计方案的OEM代工厂商自己会做些自创品牌的手机,高额利润的诱惑使得代工厂商盲目扩大生产线。
随后手机销售定位的转变,在小米,乐视等一大帮主打性价比的互联网厂商杀入手机市场之后。手机终端价格不断降低,带来手机利润也大幅下降,代工厂的加工费用也随之降低。
竞争激烈
由于智能机普及初期的高额利润,代工厂林立,且都在发展中盲目扩张。在利润缩减之后由于竞争激烈,只能不断走量来维持经营。
某代工厂负责人曾表示,由于竞争激烈在后期为了能拿下订单常常将利润压缩到极致。但通过此订单赚的钱只够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甚至在算入工人工资后发现此单还是赔钱的。但如果不接单的话为了维持机器和工人将损失更多。
那么问题来了,高端手机利润那么高,且销售量也不低。那为什么现在代工市场还这么惨淡?
除了现在流行的代工厂代工手机生产之外,在传统手机制造业,手机生产环节一般都是手机品牌厂商自建工厂来进行加工制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加强对产品品控,出货时间有所保证。类似于像中华酷联乃至三星、索尼等老牌手机厂商,其生产都是在其自建工厂里,一般不会交于代工厂加工生产。
另外像苹果这些专注手机研发的手机品牌,其对代工厂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一般都只会选择富士康等知名代工企业。而大多数中小型代工企业则只能接一些利润微薄的订单。
以目前的处境来看,手机产业的寒冰期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手机市场已经早已不像表面那么繁华,在新兴手机品牌林立的背后,大批加工企业纷纷倒闭破产。在中天信等代工厂爆出财务危机失去信用时,各家新兴厂商开始寻找解决方法。
以小米为首的厂家选择入股代工厂龙旗和闻泰来解决产能和供应问题;而乐视和360则选择一些像酷派等老牌的手机厂商进行合作,利用他们的生产能力进行代工生产。在手机行业发展放缓的当下,中小型代工厂想要活下去变得难上加难。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