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发表于 2016-10-10 01:17:49

2016年10月中国家庭421结构第三代拥6套房 世界工厂变无人工厂

2016年10月中国家庭421结构第三代拥6套房 世界工厂变无人工厂

1980年中国召开五次人口座谈会,提出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控制"一代人"的生育。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宣布从现有“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16年后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祖辈和父辈的房产到时将由第三代继承。而在当年的计划生育制度影响下,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构成都是"421"。即使按照祖辈、父辈家庭都仅有一套房计算,第三代年轻夫妇结婚时可能拥有的房产将近6套。
劳动年龄人口
据相关数据显示,00后比80后少了一个亿。中国80后人口为2.28亿,但00后人口降到了1.2亿。此外,过去三年中国已经没有了1000万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年龄段),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
从2013年开始,中国每年进入退休年龄的老人数量不少于1700万,而新增的工作人口却不多于1300万,人口红利首次转变成人口负债,并且这种趋势至少会持续25年,老龄化速度正在递增。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从2012年开始下降,2015年已经是第四年下降,累计减少了1300多万。而2015年又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的减少现象,应是30多年来第一次。所谓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城市分离的人口。
2013年和2014年,流动人口每年都增加800万以上,总数达到2.53亿,但2015年居然下降了568万。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这就意味着2015年农民工进城数量竟然是下降的。
2010年的时候,农民工进城数量超过1200万,之后每年增幅减少约200万,按此速度降下去,则到2016年降为零。没想到提前了一年实现进城人口的负增长。估计2015年上海、北京的常住人口都是下降的,今后全国的拥堵情况将随时间推移而改善。
世界工厂一直以来,中国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都在享受着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因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生育尚未完全实施,且有大量的劳动力在土地上。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这些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被释放了出来,这些大批勤劳、努力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中国企业因此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雇佣低成本员工。因为,当时中国物价水平不高,再加上可工作的人口众多,企业较少,即使是较低的工资,企业也可轻而易举的雇佣到大量工人。就这样,中国企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低价。
这种基于人力成本极度低廉的低价格,让大量中国企业取得了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优势,从而,中国由 "中国制造" 变成了 "世界工厂"。
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从2004年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用工荒,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更是从珠三角、长三角蔓延到了中国各地。其实并不是中国没有工人了,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价水平的上涨,原先的工资水平已很难再请到工人。很多企业迫不得已上调高工资标准,为保证生产,但因为前些年的低成本,让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应该低价格;加之中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定价权完全不在自忆手上,这就造成了员工工资上涨,产品价格不变,最终企业生存越来越艰难。
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实质上是工业制造智能化、高端化的缩影。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无人车间” “无人工厂”将会在中国出现。但并非所有行业、所有产品,所有企业、所有工厂,都可转换并升级到无人工厂智能智造模式。
“无人工厂”具有一个先天性缺陷,只适于行业目前还有市场,且产品还有利润,适于高技术投入、大资金、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或产品。
对于中国实际存在的大量小微企业而言,不可在“无人工厂”方面做大量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因为风险太大,只可弯道超车或如小米手机般颠覆性创新、突围。
虽然"工业4.0"、"数字化智造" 理念目前在宣传方面,已深入人心,但其真正的优势与劣势并未完全暴露,还在发展阶段;好处与缺点共存,风险不可小觑,但也不可过度悲观。
但不管是 “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还是 "数字智造",其目的都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产品,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灵活性与个性化,与销售环节进一步形成数字闭环,周而复始。
由于2008年之前全球所有企业的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制造环节,突然要形成闭环,进入 "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 营销环节,直接打通任督二脉,你不是 "张无忌" 般武林神人,难度会很大。
从目前市场反映来看,有些所谓的 "工业4.0" 或 "数字智造" 闭环产品,只是原有产品的换汤不换药的重新包装,因为全新研发一些产品,费用高风险大,反正 "工业4.0"、"数字智造" 理念真正了解的人不多,直接重新包装来得快且变现容易。
高物价
目前在中国,住房在经济学上属于投资品而非消费品,每次统计 CPI 指数时是要分开计算的。
据北京市数据,改革开放之初一室一户一个月的房租成本差不多是1.5元左右,但现在北京平均房租支出已经达到了2500元,两者的差距高达2083倍。
由于改革开放之初,国内采用的是福利分房,房价没办法进行货币化换算,我们用90年代有货币价格的房价来计算,1996年上海黄浦区的房价均价为每平米1500元,20年过去了黄浦区的房价为71789元每平米,是20年前的47.85倍。从房价收入比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房价观察报告中称,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深圳以38.36位居第一,北京以33.32位居第五,上海以30.91位居第六,广州以25.85位居第十。
改革开放之初培养一名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培养成本不会超过140元。而现在,按照最低成本计算从小学到大学的培养成本已经接近了15万元,这个差距高达1071倍。
改革开放之初看病一次的成本是0.98元,现在平均至少为90元,这个成本约上涨了90倍。
改革开放之初,1986年的全国平均工资为1271元,1996年的全国年平均工资为5500元,2015年底的全国年平均工资为72840元,30年工资涨幅为57倍,而最近20年的涨幅为13.24倍。
除大米、鸡蛋、青菜、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涨幅可和工资持平外,其他都超出工资涨幅。工资增幅赶不上物价、房价,及教育卫生的支出增幅。
因此,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2015年度《世界概况》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在收入储蓄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三。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储蓄率在全球长期排名第一。2015年中国储蓄率的最新数据是46%。
从1992年至2012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从35%上升至59%。其中,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但居民储蓄率总体却没变,1992年为20%,2012年依然是20%。另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5年,居民储蓄占全部存款的比值,从46%直线下降到38%,而政府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值,则从10%直线上升到19%。
http://forum.digits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1605/19/132155fevczeyds5e5y1wy.jpg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德云社区" ,点击最下方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资讯

参考:
2015年全球储蓄率前10国家 中国第3 人均4万元55%无储蓄高房价
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 无人工厂 工业制造智能化 高端化利弊
2015年流动人口下降568万 30多年来首次 还可拉动资本科技进步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大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新闻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10月中国家庭421结构第三代拥6套房 世界工厂变无人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