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乙肝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 存骨软化风险矮化身高
葛兰素史克乙肝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 存骨软化风险矮化身高2015年10月13日,乙肝患者冉金发诉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的医疗纠纷案,在花都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冉金发告诉澎湃新闻,2008年6月,他在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后,遵从医嘱,服用前述两家药企所生产的两种乙肝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两年多,此后出现骨软化等症状,直到2011年被确诊患上肾小管疾病(范可尼综合征)、骨质疏松症。
2015年4月,冉金发检索到一份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4年底公布的风险通报,其中指出阿德福韦酯药物存在低鱗血症、骨软化风险——这与他服药后遭遇的症状完全一致,而此前他对该药物副作用全然不知情。
在庭审期间,花都区人民医院出庭代表认为,医院对冉金发的病症没有用药责任,并且在没有说明书提示和国家警示的情况下,也不存在告知义务。
不过,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和葛兰素史克方面却在庭审中表示,当年冉金发所使用药物的说明书,对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都有告知,也要求使用者密切注意相关指标状况,只是没有现在这样明确具体的病症。
身高由171cm缩至163cm
2010年10月,冉金发在遵医嘱服用两种阿德福韦酯药物(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生产的“代丁”、葛兰素史克生产的“贺维力”)两年零四个月后,出现双肩痛、腰痛、膝关节、髋关节痛伴双下肢无力等症状,他先后在多家医院求医,都未查明病因。
2011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冉金发患有范可尼综合征和骨质疏松,此时冉金发年仅23岁。
“在最严重的时候,我是近乎瘫痪的,几乎无法作任何活动,最后是坐着轮椅出院,”冉金发对澎湃新闻回忆称,“最可怕的是,我在2007年高招时候体检表显示是171cm,在2011年6月的大学毕业体检表上却已经成了163cm。”
花都区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黄滨13日告诉澎湃新闻,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常用乙肝治疗药物,在2014年食药监总局通报风险提示前,“我们跟其他医院一样,都不知道这药可能会导致病症”。
黄滨认为,在2008年冉金发就诊时,其主治医生对药物副作用并不知情,“因为药物说明书上并未列出具体可能的副作用病症”。
“并且,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通报目前只是一种风险提示,并未要求我们停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我们在治疗中也不会回避这个药,这只是个别案例。”黄滨说。
食药监总局曾通报用药风险
2014年12月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发布一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4期)》,其中介绍,阿德福韦酯于2005年在国内上市,在长期使用后可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骨软化主要是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增生,骨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食药监总局通报指出,由于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发生周期长,病程进展缓慢,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此风险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有阿德福韦酯病例报告1268份,其中严重报告91份。
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代理律师13日在庭审中表示,该药企所生产的“代丁”药物,“已经尽可能标识可能的副作用,要求密切关注病人的肾功能情况”。不过,该律师透露,直到2011年-2012年,国内才有阿德福韦酯的严重不良反应案例陆续上报,“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也及时向国家申请,对说明书进行了修改”。
葛兰素史克方面也在庭上表示,“贺维力”药物说明书在2009年已经进行修改并且充分警告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描述的症状与食药监总局在2014年的通报完全一致,药品生产方对医生和患者都已经尽了充分告知。
目前该案处于双方交换证据阶段,下一步将对证据进行司法鉴定。庭审结束后,多位旁听的乙肝患者表示,自己仍在服用阿德福韦酯,但难以决定是否要更换药物。
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闫杰对澎湃新闻分析:“据我的了解,阿德福韦酯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乙肝抗病毒药物,由于国内的仿药有十几种,竞争之下使得这个药的价格相对低一些,处于中等水平。阿德福韦酯的可替代性是很强的,现在也有其他抗病毒能力更强、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但是价格要贵,对于中国的患者而言,阿德福韦酯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闫杰说:“关键是要客观看待药物副作用的问题,不能因为某个药物副作用大就完全放弃,副作用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医生充分的监察、监测,发现问题后及时换药来解决,一个是医生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个也要跟病人进行充分的沟通。”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
页:
[1]